土鸡育成期的放养管理技术
http://ecwisner.com 云顶娱乐平台网站网址 周丽红 2017-08-11 网友评论土鸡雏鸡7~21周龄是育成期阶段。育成期放养管理的好坏,将直接决定土鸡在性成熟后的体质、产蛋性能和种用价值。
1 土鸡育成期的生理特点
育成期仍处于生长迅速、发育旺盛的时期,机体个系统的机能基本发育健全;羽毛已经丰满,换羽已经长出成羽,具备了体温自体调节能力;消化能力日趋健全,食欲旺盛;钙、磷的吸收能力不断提高,骨骼发育处于旺盛时期,此时肌肉发育最快;脂肪的沉积能力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大,必须密切注意,否则鸡体过肥,对以后的产蛋量和蛋壳质量有极大的影响;体重的增长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,但育成期仍然增重幅度最大;小母鸡从第11周龄起,卵巢滤泡逐渐积累营养物质,滤泡渐渐增大;18周龄以后性器官发育更为迅速。由 于 1 2 周 龄 以 后 性 器 官 发 育 很快,对光照时间长短的反应非常敏感,不限制光照,将会出现过早产蛋等情况。
2 土雏鸡的脱温
脱温或称离温是指停止保温,使雏鸡在自然的室温条件下生活。土雏鸡随着日龄的增长,采食量增大,体重增加,体温调节机能逐渐完善,抗寒能力较强,或育雏期气温较高,已达到育雏所要求的温度时,此时要考虑脱温。
脱温时间,春雏和冬雏一般在30~45日龄,夏雏和秋雏脱温时间较早,冬雏50~60日龄。脱温时期的早、晚因气温高低、雏鸡品种、健康状况、生长速度快慢等不同而定,脱温时期要灵活掌握。如冬雏往往已到脱温日龄,但室内外温度较低、昼夜温差较大,或者雏鸡体弱多病,要延迟脱温。脱温工作要有计划逐渐进行,开始时白天停温,晚上仍然供温,或气温适宜时停温,气温低时供温,约经1周左右,当雏鸡已习惯于自然温度时,才完全停止供温。
在养鸡实践中常遇到,特别是冬雏,当脱温后不久,气候突变冷空气袭击,此时仍要适当供温。因此,雏鸡脱温时候,仍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和雏鸡的活动状态,采取相应的措施,防止因温度降低而造成损失。
3 土雏鸡脱温后的一般饲养管理
鸡从第6周开始,应根据当地气温变化情况,训练脱温,先白天不给温,只在夜间给温,晴天不给温,阴天气温偏低时给温,然后逐渐减少每天给温次数,最后完全脱温。土鸡脱温后的饲养阶段为43~120日龄,这一阶段应做好几方面的工作:
3.1 放养棚舍
放牧鸡的地方必须有采食的饲料资源,也就是昆虫、饲草、野菜、草籽等。也可以选择使用山地、坡地、林果地、农田、荒地、草场及草山、草坡、河湖滩涂和经济林地等地方,要求不是很严格。最好是地势平坦或者缓坡,背风向阳的地方。放牧饲养时,每667m2土地可以饲养鸡200~300只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轮换放牧,这样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,提高经济效益。搭建棚舍的技术要求不严格,尽量选择坐北朝南的地方,高度两 米以上,跨度4~5m,能够做到避风、遮雨、遮蔽阳光照射,有利于防止鼠害即可。建筑材料可以因地制宜,简易板房,也可搭建塑料大棚,北方黄土高原地区可依山势建土窑洞,供鸡晚上休息所用。
3.2 栖架
放养土鸡有登高栖息的习性,需要设置栖架,栖架由数根栖木组成,栖木大小应视鸡舍内鸡数而定。每只鸡占有栖木长度因品种不同稍有差异,一般为17~20cm。整个栖架为阶梯状,前低后高,栖架离地面高度一般为50~70cm,最里边一根栖木距墙为30cm。每根栖木之间的距离应不少于30cm。每根栖木横断面为2.5×4 cm;上部表面应制成半圆形,以利于鸡趾抓住栖木。栖架应定期洗涤消毒,防止形成“粪钉”,影响鸡栖息或造成趾痛。
相关报道
- ·土鸡的高效饲养技术08-11
- ·农村土鸡养殖增收技术要点分析08-10
- ·地方土鸡生态养殖技术探讨08-10
- ·放养鸡的饲养管理技术08-08
- ·土鸡养殖技术要点08-08
- ·优质土鸡发酵床养殖技术08-07
- ·放养鸡的饲养管理技术08-07
- ·笼养蛋鸡健康养殖技术08-02
饲料行情
饲料价格
- 08-11
- 08-11
- 08-11
- 08-11
- 08-11
- 08-11
- 08-11
- 08-11
- 08-11
- 08-11
粮油价格
- 08-11
- 08-11
- 08-11
- 08-11
- 08-11
- 08-11
- 08-11
- 08-11
- 08-11
- 08-11
云顶集团手机版网址
- 08-11
- 08-11
- 08-10
- 08-10
- 08-10
- 08-10
- 08-10
- 08-10
- 08-10
- 08-10